最近沸沸揚揚吵得很起勁的美國亞裔說, 一直在想 擁有多元民族的國家其實不只美國 但大家都習慣把焦點放在美國身上, 如果是加拿大或澳洲, 他們會怎麼處理這樣的情況呢?在同樣身為移民國家的身分中, 他們對於少數族群的態度和大眾的印象也和美國一樣嗎?
對美國沒有偏見, 但在接觸過美國亞裔移民史後, 美國一直給我的感覺都是一個表面的多元民族國家, 是為了息事寧人才說黑白平等, 族群平起平坐, 但是白人還是相信自己優越, 黑人還是繼續給人不思進取,行為容易越矩的印象, 這到底是民族本身的問題,還是整個社會的無形壓力? 更別提沉默的亞裔了, 只是看你的皮膚和口音, 就可以把你當成外國人,可以質疑你的英文能力, 對美國來說, 平等在哪裡? 多元文化在哪裡? 我覺得如果只硬性規定用多元民族當中的一種族裔語言作為官方語言就很難讓其他民族文化有生存的空間,
新加坡使用英語做國家語言, 但英語並不是他們當中任何一個民族的母語, 所以大家都得學, 這對大家來說都不是他們的族裔語言, 美國是表面上的假平衡, 讓少數永遠是少數, 讓大眾對亞裔印象永遠停留在數學很強, 心機重, 工作超時, 而此次奧斯卡飽受批評的更大部分或者更是由於他請了兒童, 兒童本身已經是弱勢族群, 加上亞裔身分, 完全就是要引起公憤的樣子不是?
需要深思的是整個社會, 而這當中是否也包括亞裔自己? 你們曾為自己的少數族群身分爭取過什麼? 努力過什麼嗎? 當大學用更高的標準來錄取不同族裔的時候, 亞裔的態度是什麼?
是抗議還是忍耐?為什麼要忍耐? 是否你真當自己是個outsider(外來者)?
And the most sharp question is, how can you have your own voice if you, yourself 's not that interested in your own heritage history/culture?
更直接點的問題是 如果你對你自己的族群歷史或文化從來不感興趣, 你又怎麼為你所代表的族群發聲?
related link 1
related link 2
And the most sharp question is, how can you have your own voice if you, yourself 's not that interested in your own heritage history/culture?
更直接點的問題是 如果你對你自己的族群歷史或文化從來不感興趣, 你又怎麼為你所代表的族群發聲?
related link 1
related link 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